第114章 清东陵(1 / 2)

李嘉兴开着车带着苏霏霏从木兰围场出发,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清东陵。这一路上,他们穿越了广袤的草原和起伏的山脉,享受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沿途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广阔的草原上点缀着成群的牛羊,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苏霏霏沉浸在这片美景之中,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舒适。她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与家人一起出游的美好回忆,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慨。

五个小时的车程虽然漫长,但苏霏霏并不觉得疲惫。相反,她期待着接下来的旅程,希望能够在清东陵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留下美好的记忆。当车子驶近清东陵时,她看到了那座宏伟的陵园大门,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这里承载着清朝皇家的荣耀和历史,让人对过去的辉煌感到好奇和敬仰。

终于,他们来到了清东陵的入口处。苏霏霏兴奋地下了车,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这座神秘而庄严的地方。她知道,在这里,每一座陵墓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历史价值,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解读。

清东陵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朝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Eastern Royal tobs of

清东陵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朝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Eastern Royal tobs of the qg dynasty),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昌瑞山下的清朝陵墓,西距北京市区125千米,有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遗址共计662座,占地面积约为8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三大陵寝[a]之一,是中国现存清代陵寝建筑中“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备、布局最规整”的古代皇家陵墓建筑群,同时也是河北省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英文名

Eastern Royal tobs of the qg dynasty

所属区域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北省

所属城市

唐山市

地址

遵化市西北30千米处昌瑞山下

景区信息

景区类别

帝王陵墓建筑群

所处时代

清朝

景区级别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文保级别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

80平方千米

主要遗址

孝陵、景陵、裕陵等

清东陵地处暖温带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整个陵区沿着燕山余脉昌瑞山而建,位于昌瑞山下,海拔约为123.32米;境内地貌呈现出“三山两川”的特点,整体上属于低山丘陵地貌。清东陵的营建时间贯穿清王朝的兴起与衰落,从孝陵的建造开始算起,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慈禧定东陵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完工为止,历时长达247年,主要有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和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等陵寝,在5座皇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等大小15座陵寝中,埋葬着清朝的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计161人。陵区南北长125千米、宽20千米,在清代时占地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如今景区的管理面积约为80平方千米,四面环山,清代还在此陆续建成了217座宫殿牌楼。清东陵的诸陵园格局严谨,集中有序,以顺治帝的孝陵为中心,主次分明地依山势呈扇形于昌瑞山南麓东西排列开来,彼此呼应,且均由宫墙、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截止到2021年,清东陵已经开放了孝陵、景陵、裕陵、裕陵妃园寝、昭西陵等景点供游客参观。景区北靠昌瑞山,东靠鹰飞倒仰山,中间有影壁山,南靠金星山,西靠黄花山,周围还有西大河、龙门湖,山水相映,此外,清东陵还蕴含着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作为中国陵寝史上最后一个辉煌时期的代表,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建筑学、景观学、艺术美学、哲学、风水学、丧葬祭祀、宗教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因此被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1961年3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78年开始,清东陵景区正式陆续对游客开放;2000年11月30日,清东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遗产项目的重要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0月,清东陵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在此期间,清东陵还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旅游精品”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此外,清东陵景区内还有另一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佛园。

命名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河北省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确定为其“万年吉地”,后又于雍正七年(1729年)以九凤朝阳山“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由而废之,并重新在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f],营建泰陵,从此有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之分。

陵寝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陵寝制度至今已有超过3000年的发展历史,明朝时期建造的十三陵、清朝时期建造的东陵和西陵等陵寝正是这一制度长期发展变化的产物。陵寝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原地区的坟丘式墓葬,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直到战国时期才得到广泛推行。战国中期,当时的人们习惯将君王高大的坟墓比作山陵,因此这一时期君王的墓葬开始被称为“陵”。东汉时期,以朝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得以确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地区频繁的战乱和政权更迭,社会秩序混乱,因此,这一时期为中国陵寝制度的衰退期,改变了东汉以来豪族讲究兴建坟墓、祠堂和厚葬的风气,君王坟墓逐渐趋向于小型墓葬。唐代建立之后,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日益增多,此时的陵寝制度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到了宋代,朝廷依旧沿袭了唐代的陵寝制度。元代则继承和沿用了蒙古族“浅埋不起坟”的制度。明代恢复了陵寝制度,并进行了一些改革。清代则基本上沿袭了经过明代改革后的的陵寝制度。

清代沿袭明代陵寝制度

在明代中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初见端倪,但到了明末时期,国家势力日渐式微,政治腐败加剧,同时又因为战乱不断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微薄,国库变得空虚。清入关之后,清朝早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实施“圈地”“屠城”等,这些政策进一步打压了原本就已经亏空的经济,一直到清顺治皇帝亲政之后,才开始逐渐意识到经济恢复的紧迫性,于是下令废除了之前的政策。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力的薄弱,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更加关注国家的根本问题,此时清朝朝廷仍然将重心放在军事征战方面,而无暇顾及陵寝修建的制度考量以及建筑装饰风尚,因此,清朝朝廷在陵寝修建方面仍然完全接纳了明代的陵寝制度以及装饰风格,同时还沿袭了明代的典章制度和陵园建造。

皇陵文化

清东陵作为清代皇家祭祖行孝之地,具有“建筑雄伟、规制恢弘、神道[g]完整”的特点,再加上“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皇陵建制,已然成为皇陵文化的典范。与此同时,陵寝之中葬有包括帝王和太后等许多拥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还有包括裕陵地宫、慈禧陵大殿等在内的清东陵建筑,共同造就了清东陵的文化价值。在陵墓修建过程中,还形成了裕大村、裕小村等守陵人村落,这些村落蕴藏了较为丰富的清宫贵族文化及满族民俗文化,已有百年的历史,象征着“忠孝传统的典范”和“文化传承的标杆”。

最新小说: 学霸的系统养成 断绝关系后:我的御兽全是神话级 开局和女神被抓奸,我提前自首了 神豪从关注女主播开始 恶魔送我无限金币 让你管账号,你高燃混剪炸全网 你喜欢绿茶哥,我滚了你纠缠什么 这个废物有点凶 我的宝藏女友,竟是前任女儿 最强兵王重出江湖